画眉怎么不叫?

子巍纬子巍纬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画眉是鸟还是人?这个问题,今天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是人。当然了,是女人。所谓画眉,并不单单是字面意思描绘眉毛,还包括贴花钿、点面脂、施唇脂等等各种化妆行为。古时候称女子施粉黛、梳云鬓为“红妆”,相对应地,男子梳洗妆扮叫“画眉”,这是汉代以来就形成的社会风尚。南朝乐府《捉搦歌》中就有“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郎为四时春,妾只秋与冬。何物可妒忌,惟有双南凰。君非青云鸟,安得无长离。君作白蝙蝠,得似无侬时”的字眼,从男子的角度表达了对女子浓妆艳抹的担忧,还以双飞的南凰、青云鸟、白蝙蝠来提醒女子做人不可太过矫饰,应学会从身边的人去发现和获得。虽然诗经里已有“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的表述,并且这种观念在周代时期逐步成为主流,在“男尊女卑”的社会规范下,人们提倡女子要以柔美内秀的阴柔之姿来辅佐丈夫、教养子女、侍养公婆。但是对“红妆”、“画眉”等生活细节,并没有明确规定。汉代兴起,随着国力的强盛,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大大提升,人们的审美取向也发生了变化,“环肥”之态取代了西周时文静清秀的“赵燕”,“红妆”和“画眉”之风也开始盛行。《后汉书 · 马廖传》中提到,“今赵、近树其党与,皆京师富人狡猾不轨之徒,转相贩卖,毒遍海内……又好化服女子,以为奇异,至乃男子作女子服装,近世少有。……”,可见当时社会风气的转变以及“红妆”、“画眉”的普遍化。随着画眉成为一种风尚,人们对眉毛的刻画也逐渐精细起来,出现了黛黑、螺黛、麝黛等不同的眉色以及蛾眉、翠眉等不同形态。唐朝,特别是从武周至中唐,眉妆开始趋于精致繁复,出现了八字眉、鸳鸯眉、分梢眉、五岳眉、月棱眉等等诸多眉谱。白居易的《时世妆》有“近年还更选,新意有所得。采色各异光,众人莫能识。……斜红不晕赭,半白不随脂。共失包头钗,谁论插鬓犀。亦施文杏袜,又剪合欢巾。春泪湿征衣,君犹道许归”等字句,形象的描述了妇女化妆的繁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