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兔生的什么颜色?
兔子的毛是纯白色的,脸也白净,嘴巴是玫瑰色,前腿短,后腿长,这样看起来它走路总觉得是一蹦一蹦的。小白兔还有一对长长的耳朵笔直地立着,只要有一点点动静,耳朵就会马上转来转去,好象在侦察敌情,警惕性很高。它的眼睛红通通的,好象两颗闪闪发亮的红宝石。
兔字,从字的结构看,有“免”而无“兔”。在汉字的演变的漫长过程中,兔字曾经历了一个由“兔”到“免”再简省为“兔”的过程。
“兔”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到金文及秦代小篆,构形没有多少变化。它像一只伏着的兔子,竖起的双耳和点划分布的四足,都很清楚,长嘴、短尾也很显明。小篆“兔”字,只是把兔嘴的上下轮廓写成直笔,后隶化,变为“兔”。在秦代,还流行一种俗字,即把“兔”的大口(兔嘴)省去,写成“兔”。
从篆文到隶书,汉字进入今文字时期,字形结构的演变规律是取易去繁,化繁为简。“免”正是这种文字演变的产物。“免”字的演变轨迹为兔→免(兔)→免→免。
在汉字由篆文向隶书转变时,人们为了写起来方便,把“兔”简省为一个部件,变成了“免”;“兔”被当作造字部件,参与了“娩”的构字。后来“娩”字又被假借作分娩解,于是,“兔”又重新参与了“娩”字的构形。
“免”原来是“兔”的俗字,由于文字的发展,它逐渐摆脱了原有的字形,在不断类化的过程中,逐步发展成为新的形声字,自身又产生新的形旁“兔”。“免”在类化的过程中获得了新义,“免”的意思逐渐变为“兔”字的反义:免去、免除,这样便有了“兔死狐悲”、“兔死狗烹”的成语。由此,又引起“免去”、“免除”的引申义,从而成了有确定意义和确定音义的独立汉字,被收入字典、词典,成了规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