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虫病可怕吗?

从岳从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弓形虫又称为弓状虫,是寄生虫中一个重要的类群,和细胞生物学有紧密的联系[1]. 这种寄生虫主要寄生在细胞内,可以影响细胞内的代谢过程. 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引起急慢性炎症反应或肿瘤样病变. 目前认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癌症患者、孕妇及婴幼儿发病率较高,可能和这些人群免疫功能低下有关;患有糖尿病、肝病等的成人也容易感染该病[2]

1.流行病学特征 根据其传染源的不同,弓形虫病可分为动物源性和感染性两类。

1.1.动物源性弓形虫病 又称猫弓虫病,因最初的病例报道与家猫的相关性而得名。后来发现除猫以外,其他哺乳动物也可作为本病的传染源。

1.2.感染性弓形虫病 通过接触传染人,早期患者多为免疫健全者。近年来,随着艾滋病患者的增加,本病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由自限性疾病转为侵袭性疾病。由于孕妇、乳母等抵抗力低下的个体易感,可使本病成为母婴传播性疾病,导致新生儿先天性弓形虫病的发生。

2.临床表现 各种动物的弓形虫有不同的形态,而人的弓形虫则是典型的弓形,因而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确认。虽然任何部位的细胞都有可能受到弓形虫的侵染,但最常见的表现是以末梢血白细胞减少为主的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头痛、肌肉关节痛、乏力、食欲差等症状,约70%的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幻觉、言语不清、头晕、行走不稳、昏迷等,另外还可出现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发绀等呼吸系统症状以及腹泻、消化道出血等胃肠道症状,还可出现皮肤损害、淋巴结肿大的体征。

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常规全血细胞减少,尤其是淋巴细胞减少明显,白细胞分类可见幼稚和异常成熟嗜酸粒细胞比例增高;血清酶活性降低,特别是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显著下降;血清乳酸浓度升高;循环抗-OO,循环免疫球蛋白IgG、补体C3水平可升高;血液涂片可找到裂殖体;脑脊液检查可发现细胞数轻中度增多,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含量增加,葡萄糖含量降低。

3.治疗 一旦确诊应及时进行彻底治疗,否则疾病进展可导致死亡。目前临床使用的药物主要有抗生素类药物和化学药物。

4.预防 最重要的是避免接触宠物及其粪便,对于已患寄生虫病的人应积极进行治疗,以防止传染给他人。还应重视食品卫生,不生吃未煮熟的食物,不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牛奶及乳制品。还要尽量避免使用可能带虫土壤或环境中的花草和苗木,减少可能存在的虫媒传播隐患。

敖晓明敖晓明优质答主

弓形虫病多数情况下是不发作的,当人体免疫功能下降到一定程度时,隐伏于人体组织细胞内的虫体就会大量繁殖而引起细胞破裂,弓形体抗原释放出来,破坏周围组织,人体也会产生一系列的免疫反应。临床表现有高热、淋巴结肿大、神经症状、眼部症状等。弓形体的破坏和人体免疫应答的部位决定临床症状与体征,可以侵犯多个脏器与组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弓形虫病对胎儿和婴儿的影响是严重的,其后果可以是流产、早产,所生婴儿可以有脑积水、小脑畸形、脑钙化灶、视网膜炎、听力障碍及宫内发育迟缓,甚至死胎。在妊娠早期感染弓形虫,所生婴儿的致畸率是80%左右,虽侥幸未发生畸形,但出生后仍可能会出现精神运动发育异常。

因此,孕妇要积极预防弓形虫病,在未确诊为弓形虫感染之前,可进行预防性治疗,方法是:磺胺嘧啶1g,每天2次口服,同时加用增效螺旋霉素,每天4次,每次200mg。如孕妇患有肝病、血液病、免疫缺陷性疾病、肾病等,则不能用磺胺类药物,可用增效螺旋霉素口服治疗,每天4次,每次200mg,疗程为3~4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