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长很多肉疙瘩怎么回事?
身体上的“肉疙瘩”,即医学上所说的“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良性赘生物。根据HPV病毒的血清型、宿主细胞类型及发病部位,可以将疣分为许多类型。 其中发生于手部的寻常疣(hobby wart)和跖疣(plantar wart)多为HPV1型引起;而发生于头、颈部的丝状疣(hair-like wart)则由HPV6或11型所致;生长在生殖器的尖锐湿疣(condyloma)则是由HPV6或11型及HPV16或18型等引起的;而甲周疣(periungual wart)和甲下疣(subungual wart)则为HPV3、HPV5或其他型别引起。此外还有扁平疣(flat wart)、指端疣(fingernail wart)及传染性软疣(molluscum contagiosum)等多种特殊类型。
虽然大多数疣属于良性赘生物,但也有一些疣具有潜在的恶性转化可能,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疣甚至需要及时手术切除,以防万一。
一般而言,多数疣无明显症状,常为无意中发现;小部分患者可有局部刺痒、刺痛或者摩擦后易出血等症状。个别患者如果继发细菌感染,还可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等情况。
目前治疗疣的方法主要以药物、物理、激光等方法为主。对于较小的疣一般可以用药液浸泡疗法、药物治疗等处理;较大的疣可以使用微波、激光等进行灼烧脱落;而对于顽固的疣可能还需要行外科手术切除。
多数人体上可能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一些小疙瘩,但除了长在脸上长痘痘外,其他身体部位出疙瘩了,既不疼也不痒、不挤破它也不会有不适感,因而大多数人也就不会太在意。但这些莫名的疙瘩是咋来的呢,又是否是病态呢?
一、皮脂腺囊肿
疙瘩特征:皮脂腺囊肿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皮脂腺导管因某种原因阻塞,使皮脂分泌受阻,从而形成的囊肿。皮脂腺囊肿往往发生在毛囊的周边,所以摸起来会有硬邦邦的感觉,且多出现于面颊、颈部、胸背部、外阴、外生殖器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皮脂腺囊肿生长非常缓慢,一般不会给人带来疼痛感,除非继发感染了,则会红肿、疼痛。
皮脂腺囊肿有时会自己冒出头来,看起来像个大号的粉刺,这个时候有些人控制不住手了,挤掉了(其实这是在冒险)。如果没被挤爆,任其发展,皮脂腺囊肿会逐渐变大,最终成球形,再后来,它里面的皮脂完全硬化了,成了结石,这时候就不能在靠它自己冒出头来了,需要手术切除。
二、纤维瘤
疙瘩特征:通常是在体表之下、真表皮之间长出的一个球状物,摸起来比较硬,并不随皮肤移动,它一般不会带来疼痛感觉,多发生于腹部、胸部、乳腺等处,女性多于男性。
问题不大,可以不治疗,如果觉得难看或者影响到一些肢体活动可以切除,小于2厘米者可以观察而暂不手术处理,定期复查,增长迅速者可行手术切除。
三、皮样/表皮样囊肿
疙瘩特征:皮样囊肿是人类胚胎发育的残存组织导致的,出生时通常就存在,只是因内容物不多或被纤维包膜束缚,而未能显示出来,到青春期才逐渐长大,多发生于颜面部、头皮下、颈部等。
疙瘩特征:脂肪瘤是源自家体内脂肪细胞的一种肿瘤。可以发生于全身各部位,通常多发于躯干、颈部、乳腺、四肢。如果发生在这些地方的皮下,往往都能摸到。多为单发,但也有多发者。
疙瘩特征:多发生在后枕部,常在幼儿时(80%在1周岁内)逐渐出现,开始为单发,随后慢慢增大,甚至可累及项部、耳后或头顶部,用手触摸时往往有软骨般的硬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