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痒有药吗?

宁敏思宁敏思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最近很多朋友问关于耳道痒的问题,我总结了一下 题主可能是这几个问题里面之一的: 1、中耳炎;2、耵聍栓塞(俗称“耳朵眼里的硬块”);3、外耳道湿疹或其他皮肤疾病;4、寄生虫感染;5、其它。 接下来我们来具体看看这些问题如何产生、如何解决的。

一、中耳炎 中耳炎是引起耳部不适的常见病因之一,可分为非化脓性以及化脓性两种,前者症状较轻,后者较重。出现耳道奇痒的情况较多见于非化脓性中耳炎,可能的原因包括擤鼻不当、全身抵抗力下降、不洁净的洗头洗澡等导致鼻咽部的细菌或病毒侵入中耳而引起的炎症反应,也可能是因为过敏原进入中耳导致的病变。 治疗上需要保持鼻腔及耳道的清洁,同时避免接触敏感源。严重的情况下可以口服抗过敏药物或是局部使用类固醇激素滴鼻。

二、耵聍栓塞 外耳道耵聍(俗称“耳朵眼儿里的黑疙瘩”)是由脱落的皮肤表皮细胞、汗腺分泌物等混合形成,呈深棕色或黑色柔软固体。正常情况下,耵聍可自主分泌排出体外,无需特别处理。当耵聍积聚较太多或堵塞了耳道,出现耳内闷胀、疼痛或压迫感,甚至诱发耳鸣、听力减退时,就应该及时清理了。 正确的清掏方法应该用干净的棉棍轻轻深入耳道里擦试,切忌用力过猛、手法粗暴导致耳道损伤。

对于比较顽固不易清理的耵聍,可以先使用液体石蜡涂抹于耵聍表面进行湿润后再行清理。如果上述方法仍不能有效清除耵聍,应及时就诊让专业人员帮助处理。切勿自己盲目使用强力棉签挑出或是使用发卡、牙签等伸入耳道深部擦拭,这样容易引起鼓膜损伤、感染。

三、外耳道湿疹 表现为外耳道皮肤瘙痒、灼热、疼痛,并陆续出现小丘疹和糜烂、渗出和水疱,严重时可发生溃烂,疼痛加重。 预防上应注意保持局部干燥清洁,不要随便抠挖;调整饮食,忌辛辣刺激食物;穿透气性好的衣服;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

轻度患者可使用冷湿敷的方法来缓解症状,涂抗过敏乳膏;重度患者可用炉甘石洗剂止痒,同时服用抗组胺类药物,如扑尔敏、息斯敏等。

四、寄生虫感染 由于外界环境的不干净,导致寄生虫入侵引发各种疾病,比如蛔目感染容易导致厌食、消化不良、腹泻、疲倦乏力,异食癖等,绦目感染则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头晕等症状。 对此,我们应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少吃生冷不洁的食物,蔬菜水果要清洗干净再吃,注意保持餐具清洁。

五、其它 如果通过以上方法,您的病情没有得到改善反而越来越严重,应及时就医检查寻找原因并进行治疗。 一般医院会通过耳内镜检查判断是否有异物存在,必要时还需要进一步取物检查明确性质。

白梦芸白梦芸优质答主

耳痒多数是耳道皮肤慢性炎症的表现,导致耳道皮肤慢性炎症的原因主要包括耳屎的刺激、真菌感染、湿疹或是挖耳时造成外耳道皮肤受损。所以,治疗原则以局部治疗为主,对症用药即可。

如果耳屎在耳道内积累太多,应该尽早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由耳鼻喉科医生处理。如果合并真菌感染,可以使用含有制霉素、硼酸等成分的溶液或糊剂滴耳;如果外耳道合并有细菌感染,则可以使用含有氯霉素、金霉素等成分的溶液或糊剂滴耳。另外可以同时辅助使用具有抗炎、止痒作用的糖皮质激素类药(如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局部涂于耳周。

患者本身要注意保持耳道的清洁、干燥。洗澡、游泳时要防止脏水进入耳内;同时,不要过于频繁地使用耳机,避免耳道口过于堵塞闷热潮湿;同时,改掉用火柴棒、发卡、棉签等具有损伤性的器械挖耳的不良习惯。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