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咬后打了疫苗是不是好了?
首先,我们要知道感染狂犬病的主要途径是动物咬伤,其次还有可能被含有病毒的血液或体液污染的衣服、器具而感染(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所以,只要做了及时正确的伤口处理和预防注射,一般都可以有效避免人体被感染。 被犬类动物咬伤之后,第一时间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尽可能冲洗干净伤口表面的病原体。
如果伤口不大但是糜烂,可以用碘伏或者酒精擦拭消毒;如果伤口较大,使用清水清洗可能会将伤口内的污染物冲入深层组织造成感染,应当立即到医院进行清创处理,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会被细菌、病毒等侵入体内,身上会出现急性炎症反应,表现为红斑、丘疹、荨麻疹等症状,这时候不要自行用药!因为很多皮肤病的表现类似,自行治疗可能贻误病情。应该到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在医生诊断后正确治疗。
还需要注意,有的人在接种狂犬疫苗后出现轻微发热、头晕、头痛、乏力、皮疹等情况,大多在1~2天内自行恢复,不需要特殊处理。但是如果情况严重,出现高热、抽搐等,应及时就医。
一般来说,接种疫苗后发生感染的概率低于百万分之一。也就是说,在严格遵照疫苗说明书和医生嘱托的情况下,接种疫苗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是相当低的,大家不必过于担心。不过,无论是否接种过疫苗,被可疑动物咬伤都应该积极处理伤口并尽早就医,明确病因,做好相关预防措施。
不是。猫或者狗狗口腔带毒是比较常见的,可能该只猫并没有表现出发病的迹象,但是也是携带病毒的。所以被猫或者狗等动物咬伤打完针后,这段时间还是比较容易感染发病的(也就是我们说的病毒的潜伏期),所以在这段时间内还是要严格做好防蚊,不能进行器官移植、不能献血等事情的。如果超过一年还没有发病的迹象感染的可能性很小了,因为狂犬病病毒的最长潜伏期目前报道是6年。但是极长时间潜伏期的病例,临床上尚属少数,理论上来说,一旦发病,病死率100%。因此,只要被猫或狗等异常动物有疑似病毒感染的伤口(例如出血、破损皮肤和黏膜),都应该严格按照暴露后处理原则进行伤口处置和注射相应生物制品。
按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流程处理包括以下步骤: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反复冲洗伤口20分钟、碘制剂消毒伤口、免疫球蛋白伤口四周浸润注射(或者伤口基底部注射,根据伤口情况可选择性使用,儿童和伤在手和面部、头、颈部的伤口建议该用使用)、按程序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
狂犬病病毒在自然界中唯一存活的宿主动物是哺乳动物,病毒主要通过患病动物(通常是狗猫、狐狸、狼、浣熊等,吸血蝙蝠在美洲也能传播此病)的唾液排毒(患病动物的脑内和唾液内都存在有大量病毒,其它分泌物和排泄物中也存在病毒,但数量少),一般认为主要是通过患病动物咬伤其它动物(包括人)而传染,其它途径进入人体的几率非常小。狂犬病从发病的动物口腔中排毒到引起正常动物发病一般需要1~2周,因此,发病的动物在口中有大量病毒的阶段,一般都很虚弱,很难进行有效的咬伤(这也是该病没有在人群中水平性传播的生物学基础之一)。通常情况下,该病具有高度的致死性,一旦发病,几乎百分之百死亡。